共享金屬有限公司:鑄造行業供應商協同之道
共享金屬有限公司:鑄造行業供應商協同之道共享作為中國鑄造行業的一員,歷經四十余載的艱苦奮斗,從一個地處西北內陸為當地兩家機床廠配套的小鑄造廠發展成為現代化的企業集團,2003年更名為共享有限責任公司。主導產業為鑄造(鑄鐵、鑄鋼等)、化工產品(糠醛、糠醇、樹脂等)、機械加工與裝配、模具制造、鋼結構、房地產等,產品市場覆蓋中國、亞洲、歐洲、美洲等十余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共享現有總資產16億元,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被寧夏自治區政府列為50戶工業龍頭企業、30戶非公有制工業骨干企業、出口創匯骨干企業和利稅大戶,是支持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管理領域,共享算得上是“老革命”了。他們在企業管理上一直都狠下功夫,不斷追求精細化管理。在信息化方面,共享更是緊追潮流,不斷發展。打造以共享為核心的產業鏈協同模式共享給自己確定的目標是“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鑄造企業”。這個目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內涵是:共享的產業策略是以鑄造作為主業,謀求在專業化、專一化發展的基礎上,夯實基礎,伺機擴張,并以鑄造為基礎向上游、下游延伸,構成以鑄造為核心的多元化和規?;漠a業鏈條。共享奉行“與強者攜手”的策略,無論是與顧客,合作方和供應商等,都優先考慮與那些在行業中著名的企業巨人合作,這樣在“顧客驅動”下,能夠不斷改進提高自身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及聲譽,利用“名牌效應”推動市場開發。共享與顧客、合作方和供應商不僅僅是簡單的業務合作,更重要的是文化、認識和方法的交流。如何滿足市場不斷細分與變化的需求,構建快速靈活的供應鏈系統,做好與供應商協同,平衡市場與需求的關系,始終是共享需要解決的方案。另一方面,采購成本已經成為制造業企業中最大的成本開支,有數據表明,制造業企業經常性開支不會超過平均制造成本的3%,勞動力成本不會超過6%,而采購則占到55%—80%。如果企業因為大額采購優勢,逼迫供應商大幅降價以節省采購成本的傳統方式,必將失去供應商的忠誠與信賴。對共享這樣的上規模制造企業來說,企業信息化才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
應用價值
60%:工作效率提升60%。以前每年5個業務員買2億材料,現在通過供應商協同平臺,每年5個業務員能買5億材料,并且采購員擺脫了溝通協調事務性的工作,更多的把精力花在供應商管理、采購業務流程優化等高附加值的工作。
1小時詢報價、采購協同1小時完成。以前詢報價、采購訂單處理工作需要1—2天,現在1小時內完成。5分鐘:5分鐘輕松完成對賬。以往采購員、財務要花大量的時間與供應商進行對賬,每次對賬時間高達3小時,現在5分鐘輕松完成對賬。